欢迎来到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网站!
咨询电话:18910230180
article技术文章
首页 > 技术文章 > 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

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

更新时间:2025-03-18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321
 近红外分析仪(NIR分析仪)是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分析仪器,主要用于快速、无损地检测物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。其技术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
1. 近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

近红外光谱是指波长范围在780 nm至2500 nm(波数范围约为12800 cm⁻¹至4000 cm⁻¹)的电磁波。近红外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,主要激发分子中的含氢基团(如C-H、O-H、N-H等)的振动能级跃迁,产生吸收光谱。这些吸收光谱与物质的化学结构密切相关,因此可以通过分析光谱来推断物质的成分和性质。

2. 光谱采集

近红外分析仪通过光源(通常是卤素灯或LED)发射近红外光,照射到样品上。样品吸收部分光能后,透射或反射的光被检测器(如InGaAs检测器)捕获,形成光谱信号。根据样品的状态(固体、液体或粉末),可以选择透射、反射或漫反射等不同的测量模式。

3. 化学计量学与建模

近红外光谱通常包含大量重叠的吸收峰,直接解析较为困难。因此,近红外分析仪依赖化学计量学方法(如多元线性回归、主成分分析、偏最小二乘法等)对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。通过建立光谱与目标性质(如水分、蛋白质、脂肪含量等)之间的数学模型,仪器可以快速预测未知样品的成分。

4. 无损检测

近红外分析仪的最大优势在于其无损检测能力。样品无需预处理,可以直接测量,适用于在线检测和实时监控,广泛应用于农业、食品、制药、化工等领域。

5. 仪器组成

近红外分析仪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:

  • 光源:发射近红外光。
  • 样品池:放置样品的区域,可以是透射池、反射池或漫反射池。
  • 分光系统:将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,常见的有光栅、傅里叶变换等分光技术。
  • 检测器: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。
  • 数据处理系统:对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,输出结果。

6. 应用领域

近红外分析仪广泛应用于:

  • 农业:检测谷物、饲料的水分、蛋白质、脂肪等。
  • 食品工业:分析食品的营养成分、品质等。
  • 制药:药物成分的快速检测和质量控制。
  • 化工:原材料和产品的成分分析。

SupNIR-3000系列实验室近红外分析仪

总结

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销售的近红外分析仪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,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,实现对物质成分和性质的快速、无损检测。其核心在于光谱采集、数据处理和模型建立,具有高效、便捷、非破坏性等优点,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。

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
  • 联系人:吉天
  • 地址:北京朝阳区酒仙桥东路
  • 邮箱:beijingjitian@bjjitian.com
  • 传真:
关注我们

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

扫一扫
关注我们
版权所有 © 2025 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(www.bjjitian.com)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备案号:京ICP备05017889号-1    sitemap.xml
管理登陆    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