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网站!
咨询电话:18910230180
本研究使用GC-IMS技术,对13个未知工艺枸杞原浆进行风味分析。依托GC-IMS 2000的标品库、行业库等自有库,完成挥发性化合物定性鉴别。使用主成分分析、聚类分析等软件内置数据分析手段,成功区分出不同加工工艺的枸杞原浆。进一步生成指纹图谱,让不同工艺的风味组分差异更直观可视。
一、实验过程
实验样品:对13个枸杞原浆样品进行盲测(编号1~13)
前处理:准确称取1g样品,无需前处理,直接顶空上样
仪器组成:


二、结果分析
1 、定性定量
部分枸杞原浆原始谱图如下。谱图中各组分峰形及响应强度均较好,未出现明显共流出。GC-IMS 2000可以有效分离枸杞原浆中挥发性组分。

13个不同枸杞原浆样品中均检测出上百种组分,使用GC-IMS 2000自有库进行组分的定性。定性结果包括酯类化合物24种,醇类化合物18种、醛类化合物18种、酮类化合物8种、酸类化合物6种、呋喃类化合物3种、烯烃类化合物3种、含硫类化合物3种、醚类化合物1种、吡咯类化合物1种、胺类化合物1种和吡嗪类化合物1种。


表1 部分定性结果
在各样品主要组分中,醇类化合物含量占比最高(27.2%~46.1%),依次为醛类化合物(16.9%~27.9%)、酯类化合物(8.9%~20.3%)、酮类化合物(6.8%~11.7%)、酸类化合物(2.3%~10.1%)和醚类化合物(0.5%~9.2%)。呋喃类化合物、含硫类化合物、胺类化合物等含量占比在5%以下。在样1~样5中,胺类化合物含量占比在2%左右,同时吡嗪类化合物占比较低。相反地,样6~样13中,几乎不含有胺类化合物,吡嗪类化合物约2%。

2、 样品分类

同时进行主成分分析,获得三维PCA图。三个主成分包含大部分原始信息,可以代表原始数据进行解释。根据PCA结果,样品1~5具有相似性,样品7,9,12,13具有相似性,同时样品6,8,10,11具有相似性。PCA结果与HCA结果一致。13个样品被划分为三类。

3、差异定位
对样品间差异进行比较,以1号样品作为参考,生成差异谱图。样品2~5中谱图组分分布与1近似,颜色差异主要由于样品组分浓度不同。样品6~13中谱图组分分布在低沸点区域与1存在明显差异,这部分主要由于组分种类存在差异。

(注:红色代表组分数量或浓度的增加,蓝色反之。)
进一步构建指纹图谱,红色框中组分在样1~ 5中含量较高,例如1-戊烯-3-醇、苯乙醛、二丁胺等;黄色框中组分在样7、9、12、13中含量较高,例如乙酸戊酯、丁酸丁酯等;绿色框中组分在样6、8、10、11中含量较高,例如3-甲基-3-丁烯-1-醇等。

配有自建库与行业库的GC-IMS 2000能够对未知工艺枸杞原浆产品进行组分分析。基于所得谱图信息,利用多元分析软件能够区分三种加工工艺的枸杞原浆产品。结合差异分析与指纹图谱等可视化功能,能够对差异精准定位。快速完成“样品上样-数据分析-谱图绘制”一站式分析。
电话
微信扫一扫